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八月日本自由行。17日,来到此行第三站——彦根。彦根属于滋贺县,离京都市约60公里。这里有着非常著名的彦根城,又名金龟城,该城完整保留了江户时代以前的筑城方式,系日本国宝与国家古迹中仅存的四座木造城堡之一。
 
抵彦根站,在站前广场欣赏了彦根藩初代藩主井伊直政公像后,便动身前往酒店。当我抵达琵琶湖酒店,准备办理入住手续时,怎么也找寻不见自己的护照,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我有些不知所措。
 
前台是一位戴眼镜的、年近五旬的、小个子中年男性,他让我仔细回忆护照有可能丢在哪里。我记得上一次使用护照是在京都站的 JR Pass(Japan Railway Pass 专门针对外国人的日铁打包周票办理处)。当时,是一位中国台湾籍的年轻女性接待的我,由于我的JR行程费用在未来一周达不到JR Pass的费用,她建议我不必办理。前台立马致电京都站,向对方报失。几分钟后,他把一张记录有京都站Lost﹠Found(失物招领处)电话的纸条递给我,并再三叮嘱我明早10点打这个电话询问有否找到。
 
由于我对日本社会拾金不昧的民情未曾有过深刻体会,对护照能否失而复得疑虑重重,焦虑感挥之不去,遂向前台提出报警。前台照做。十分钟后,两名附近派出所警员接警到达酒店。俩人完全不会英语,依靠前台两边翻译,甚是费劲。他们似乎没有遇到过外籍人士丢失护照而报警的案子,对我的困境有些束手无策。他们甚至没有让我填写正式的接警单子,只是在一张白纸上记录了我的姓名、国籍、出生日期,然后扬长而去。
 
我对警员接警不够专业有些微词,没有给我留下报警单子,对我未来入住其他城市酒店以及到大使馆办理临时护照将造成不便。前台解释说,彦根是小地方,外国游客不多,本地警察不会英语,不知如何处理您的情况,也很正常,明天下午2点我上班,届时再帮您向京都站派出所报警。
 
吃过晚饭,通过微信向旅居日本30多年的朋友提及此事。朋友安慰我,先不要急,在日本丢失东西九成几率能找回,眼下能做的事情就是等消息,接下来的行程也没有必要改变,该玩玩。朋友的话给我吃了定心丸,白日舟车劳顿,早早睡去。
 
翌日10点,准点来到前台。另一位前台帮我致电京都站Lost﹠Found,结果令人失望,护照没有找到。情急之下,我让前台打电话给中国驻日本大使馆,帮我预约补办临时护照,辗转多路,不是忙音,就是漫长等待,有些绝望。
 
下午,游彦根城。城堡很有特色,中国游客很少,但心中盘算的是,如果今天找不到护照,明天便取消原定的日光行程,直接奔赴东京,东京多待两天,留出充裕的时间和使馆打交道。
 
逛完彦根城,回酒店休息。两点出头,下楼和前一日的前台交涉。我极其遗憾地告诉他,京都站Lost﹠Found没有找到我的护照。这个时候,神奇的一幕发生了。他先是狡黠一笑,继而坚定地说道,我找到了,我找到了。最后,他掏出一张纸,上面是他条分缕析地记下了京都站Lost﹠Found的地址、电话、营业时间以及我的丢失号码。我真的有些喜出望外。他问我何时去取,我说明天十点左右。他又打电话告知对方。我很感动,既感动于护照失而复得,又感动于他所表现出来的职业成就感。
 
傍晚,观琵琶湖日落,美不胜收,心情无比愉悦放松。
 
翌日十点一刻,抵京都站。要了一张京都站地图,Lost﹠Found位于京都站中央出口右侧,沿着旅行社、派出所巡警室、京都剧场,一直往右走,来到一条巷子,抬头可见导示牌,再往前走10米便是Lost﹠Found。
 
甫一进入Lost﹠Found,便向工作人员表明来意。趁着工作人员按图索骥寻找护照之际,打量了一下这个地方。这里对外办公区域空间极小,里面是储物室,看到一个架子上挂满了贴着号码标签的雨伞。事后询问朋友,朋友说这是日本人的烦恼,由于雨伞便宜,人们丢失后不去认领,造成各地Lost﹠Found雨伞堆积如山,不知如何处置。很快工作人员从一个柜子的抽屉里找出了我的护照,并让我在一张失物招领单上签下名字。
 
自此,不到48小时,护照失而复得,惊魂未定的心终于归于平静,又感慨万端。既感慨于日本国民素质之高,拾金不昧几成国民标签,更感慨于日本公共机构办事态度之好、办事效率之高。最为重要的是,通过此番经历,见识了日本失物招领制度的设计与实施,进而深刻体会到日本文明的细节。
 
话题:



0

推荐

翁一

翁一

1篇文章 4年前更新

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研究员,专注于政治思想史、经济思想史,FT中文网、南方周末、深圳特区报等媒体作者。

文章
  • 个人分类
全部文章 1篇
  • 文章归档
2019年 1篇